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市急救中心内部管理,部署下一步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工作,推动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录音整理稿》印发给你们,请各科室组织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
附:《关于进一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录音整理稿》
连云港市急救中心
2013年6月24日
附:
关于进一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
工作视频会议录音整理稿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与6月14日召开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一是对温州违规派遣救护车事件进行通报,二是部署下一步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工作。
第一项:赵明刚副局长通报温州事件基本情况
5月30日上午9时34分,家住温州的黄先生要转院到杭州治疗,其家属拨打120找专业的急救车,却叫来了一辆“奇葩”救护车,车上的医护人员先是开出4000多元的出车费,随后,更是上演了一系列荒诞行径:车上的呼吸机无法正常使用,随车来的医护人员不懂操作机器,原本病情稳定的黄先生因此大出血竟生命垂危。
后经查实, 这辆120急救车竟是一辆“山寨车”,它属于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是一家民营医院,该车本身并不具备承担院前急救、院后处理任务的资质,平时只负责接送本院没生命危险的骨伤科病人。
6月7日,经温州市卫生局查实,上述事件的情况是: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在接到120的急救电话后,本该立即通知急救中心派送急救车,但该部门的工作人员为牟取私利,将病患的信息转而告知其他私营医院,并由这些私营医院负责抢救、接收病患。120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厉某等4人承认,他们是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倒卖患者信息,交易了大概20多次,总共收受了7900元非法所得。
6月3日,温州市卫生局接到一市民对120急救中心运送患者有关所属车辆的投诉后,便立即组织纪检监察人员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该事件的主要责任人作出如下处理:
对该市急救中心职工林某、厉某给予开除处分,对临时工作人员林某、叶某予以辞退;
对该市急救中心调度科副科长吴某给予降低岗位等级处分,并免去其调度科副科长职务;
对该市急救中心主要负责人陈某给予记过处分。
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相关责任人正在依法处理之中。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此事进行了详细报道,我委高度重视,责成浙江省卫生厅深入调查,严肃处理。13日印发了关于此次事件的通报,对温州市急救中心和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进行通报批评。
第二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局长王羽就下一步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工作进行部署。
王羽:刚刚赵明刚副局长已就事件进行了通报。事件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6月12日完焦点访谈节目对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暴露出个别急救中心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造成了严重的、恶劣的社会影响。上级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指示立即下发文件,重申相关规定,明确几个不准,开展专项治理,欢迎社会监督,回应社会关注。我局在12日《焦点访谈》节目播出后,立即联系浙江省卫生厅相关领导,了解情况,责成其对事件进行调查,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在这之前,我讲一下现阶段院前急救工作情况及工作成绩。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院前急救工作越来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急救工作的质量涉及院前急救的各个环节。院前急救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主办的公益事业,急救中心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是城市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对保障群众健康,发挥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委在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救治能力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一是规范院前急救医疗机构的设置。近期我委正在组织起草院前急救医疗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二是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2003年非典后,国家拨款11亿用于全国351个城市紧急救援中心的建设。2011年中央财政又投入4.14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二百多个地市级急救中心的建设,加强我国院前急救服务体系能力和水平。2009年国务院相关文件将120纳入专业卫生服务机构。三是进一步规范院前服务网络建设。规范急救中心站的设置,原则上,一个城市只建立一个急救中心站,并根据人口分布组建院前急救网络,以缩短急救半径,提高应急反应速度、能力。四是规范了院前急救号码管理。五是开展院前急救培训,全国急救中心技能大赛等工作。
通过近些年的努力,我国院前急救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在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方面,还是在重大灾害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疗救助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03年非典、08年汶川地震、10年青海玉树地震、刚刚过去的芦山4.20强烈地震救灾过程中,充分展现了院前急救的救急救命的特色,为抢救伤病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不能回避问题。我国的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无论在硬件方面还是在软件方面均存在着差距,各地发展不平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政府投入不足,大部分急救中心站并不是全额拨款,急救设施相对落后,人才流失,人员收入,管理待加强。
下面我讲一下,这次事件暴露的主要问题。导致医疗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医疗安全的管理问题,规章制度不落实问题和最基本的责任心问题。第一,事件责任人缺乏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基本职业道德,对院前医疗急救的公益性认识不清,对医疗单位的法律法规不掌握、不遵守,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违规收取提成,忽视患者安全。温州市急救中心相关人员倒卖患者信息并从中牟利,违背了应有的职业道德和底线,是渎职行为,漠视生命。同时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郑某利用假冒救护车承接院前急救任务,车上急救设施设备简陋,根本不能满足医疗急救的需求,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个事件是真的120派了假冒的120救护车。患者家属发现呼吸机有问题,患者呼吸困难,家属立刻报警,警方调查后才发现这一系列问题。第二,温州市急救中心对职工教育不力,管理不严,院前急救管理工作中存在明显漏洞,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存在严重隐患。5月20日起,急救中心职工多次派假冒救护车,领导层没能及时发现。说明有些领导同志管理不严格,存在疏漏,没有重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工作。有些规定讲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从而导致这次事件的发生,性质是严重的。第三, 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内部管理混乱,不能依法依规执业,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将自备车辆承包给个人,为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提供土壤。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要求。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明确提出,向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目标,安全被排在目标的首位,这是一项政治任务,而不仅仅是一项业务性工作、技术性工作。没有安全的医疗服务是不可想象的。深化医改目标能否实现,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是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能真正感受到实惠,是否能够得到保证质量、保证安全的优质医疗服务。希望基层急救医疗单位通过此次事件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认真查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医德中、道德中存在的问题,落实“三好一满意”,增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依法执业意识,规范执业行为,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一、提高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认识。院前医疗急救是政府举办的社会公益事业,急救中心站是政府举办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是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各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急救中心站进一步提高认识,保持急救中心站的社会公益性,特别是急救中心要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院前急救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对管理的监管责任,使急救中心真正承担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职责。
二、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工作。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率的原则,统一组织实施。院前急救网络纳入当地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就近、安全、迅速、有效的原则来设立。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管理。开展院前急救的救护车,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救护车专业标准,统一标示,统一标注。为进一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工作,我委也将尽快下发院前急救管理办法,从功能的定位、机构的设置、网络规划、执业行为等方面,加强相关工作,促进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积极开展,向前推进。
三、增强法制观念,强化内部管理。急救中心站要加强从业人员法制培训,牢固树立依法执业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职业道德,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强化内部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不得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和未经许可的人员执业,不得拒绝、推诿病人,不得因费用的问题拒绝、延误抢救,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不得擅自使用救护车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四、加强监管,落实责任。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督促整改。对急救中心站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处,必将严肃处理。在本部门网站开设专栏,对辖区内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医疗机构、标识、急救车辆的号码、收费标准进行公示,加强社会监督。畅通违法违规行为投诉受理途径,设固定举报电话,及时处理相关问题,欢迎社会监督。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浙江省温州市急救中心违规派遣救护车转运病人的通报》中的有关要求,组织辖区内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开展院前医疗急救的集中整治工作。重点清理整顿违规开展院前医疗急救的车辆和带来的相关问题,同时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与今年12月1日前将集中整治报告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我局将视情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抽查,是否按照通知要求来落实工作。同志们,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事关医改的目标、关系卫生事业发展全局,院前医疗急救对保障人民健康、发挥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急救中心站负责同志们,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监管,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做出贡献!